从团体看各地幸福感总体差异不年夜,都处在较高的水平,各区域持续3年幸福感指数均匀值在3.45至3.80之间,颠簸幅度仅为10%摆布;2009年在3.3到3.8之间,颠簸有所增年夜。但3年之间各区域的排名厘革较年夜,以是各地的绝对排名实际意义有限。
西藏2009年最幸福
持续3次的查询拜访数据发明:不发家区域幸福感指数颠簸很年夜,未呈现持续3年名列前三的区域,除贵州外,也未有持续3年在末了3个位置的。其中,西藏是2009年的第1名、2007年的第18名、2008年的第19名;青海是2007年的第1名、2008年的第30名、2009年的第29名;吉林是2008年的第1名、2007年的第26名、2009年的第16名。同时,幸福感指数末了5名的区域根基上是中西部的不发家区域,其中,2009年分袂是(幸福感比率由低到高):宁夏、贵州、云南、新疆、青海;前几名首要齐集在东北区域,其中,2009年分袂是(指数由高到低):西藏、辽宁、福建、山东、黑龙江。
经济发家区域指数和排名不具有上风,虽然颠簸相对小,但团体幸福感并不较着好于落伍区域,3年均匀值根基处于中等。
可以看到,用两种方法对世界区域的幸福感举办排名的功效分比方不年夜。
发家区域不必然有更多幸福感
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住平易近糊口幸福感排名总体泛起无序的颠簸状况,但对各区域人均黎平易近出产总值和人均斲丧水平这两个首要经济指标一路剖析(图15)发明:各地住平易近幸福感与经济成长水平呈薄弱正相干相关。
经济发家、斲丧水平较高的区域团体住平易近幸福感并不高,未发明区域幸福感与经济成长有较着的正相干相关,仅默示出薄弱的正相干性。这几何有些出人意料,发家区域的幸福程度晋升得不如预期,既是由于发家区域住平易近糊口标准进步了,收入增进使得人们对付认为幸福的经历也进步了;同时,发家区域收入差距年夜,人们在彼此对照中,也低落了低收入群体的幸福体验,从而低落了团体幸福感。
收入不只可用于餍足斲丧,也是衡量自我代价的尺度。虽然依据经济学理论,要是一个人私家的收入进步,而其他人的薪酬不乱,就没有人受到危险,但社会对照讲述我们,个人私家的收入进步也会与其他人的幸福感相接洽相关。以是,人们体谅其相对所得,而不是所得的绝对收入,人们想赶过他周边的人。而发家区域富人多、收入差年夜,是其庶民主不美观幸福感未能变得更好的紧张缘故起因之一。
让我们再来从宏不美观层面看国家成长水平与主不美观幸福感相关。良多研究发明,国家的敷裕程度与国家的主不美观幸福感水平之间有着较强的正相干相关。
从人均年所得、人均GDP两个角度来不雅察看经济成长、工业堆集与社会幸福之间的相关,可以发明,总体上,经合构造(OCED)的年夜年夜都国家的人们糊口得对照幸福,北欧等国家浮现得更较着,这显然与他们国家的人均GDP高是有关的,但也有反例,如墨西哥等国家人均GDP不高,但糊口对劲度却对照高。
经由过程对差别国家、区域的对照可以发明:总体上,敷裕处所的人们比贫贫乏难处所的更幸福。当收入的增进能够使人们脱贫时,收入与幸福泛起较强的正相干。贫贫乏难时进步收入所带来的幸福感最年夜,跟着人们越来越富有,幸福感就会继承降落。敷裕的国家和区域更具备前提来完美社会保障轨制、供应更好的养老和医疗处事,从而进步康健水平、调治收入分配,增进住平易近的幸福感。
这一结论给我们的启发是:我国正处在成长阶段,必需年夜力年夜举成长经济,以提凹凸收入家庭的收入,改进他们的幸福感。跟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进步,若要进一步进步住平易近幸福感,政府还必需在庶民生理餍足感、家庭糊口质量、康健水平、生态环境、社区培植、根基人权等方面增进平易近众支付,改进城乡住平易近的社会环境和综合感应熏染。(北京年夜学国家成长研究院副院长胡年夜源夏雨春 杨子霄)